联系人:李经理 手机:17701451863
传真:0514-87482709 邮箱:yzan@yzan.cn
版权所有:江苏安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
苏ICP备11051333号-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扬州
新闻资讯
News Center
孩子输液一次,大脑停止发育七天!限输液再次升级!所有人都该看看!
【摘要】:
国家限制输液力度
再次升级!
1、限输液从二甲医院延伸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。广东、山东、广西等地相继发文明确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(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、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)、诊所、门诊部,逐步减少门诊静脉输。
2、从限制门诊输液扩大到限制儿科输液。之前,各地限输液的政策都是限制医院门诊,将儿科和儿童医院刨除在外,但近期从监管上我们能看到,限制门诊输液的范围逐渐扩大到限制儿童输液。

3、限制输液从剂型上限制,修订说明书,能口服不输液。
4、限制输液从线下监管,转为线上线下双监管。建立医院静脉输液的联网体系与大数据监控平台,定期通报监测结果,以此监控全国输液状况,该平台已在湖南地区试点。
5、限输液从抗菌药物转向中药注射剂。
6、限制输液覆盖到中医类诊所,中医类诊所禁止输液。
95%以上国人对输液的危害
一无所知!
据了解,全国最早实行门诊不输液的医院位于浙江杭州的邵逸夫医院。该院早在1998年即停止门诊输液,医院也没有输液大厅。
2016年7月1日起,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(除儿童医院)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。
截止到今年10月份,国内约有21000家医疗机构被要求停止输液!
但这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的过度输液现象。
现状是:中国有95%以上的人对输液的危害一无所知,并对输液治疗过分依赖!有一点头痛感冒都要急三火四的找医生输点抗生素或抗病毒药。如今,人们已经把静脉输液当成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,无论大病小病都选择输液。
这在国外是难以理解的!在美国,对两岁以内的孩子原则上不使用抗感冒药,对输液的慎重程度甚至不亚于一台小手术。
而国内各大小医院却在争先恐后的输液,医生让你输液你不敢不输,患者要求输液医生不敢不给开,竟然还形成了
“吊瓶森林”

中国每年输液104亿瓶,平均每人8瓶,多么可怕的数据!
为什么要让孩子少输液?
1、老人、小儿体质生理上或者发育未成熟,或者生理性衰老,多数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肾脏功能、免疫功能欠佳,易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;
2、输液是直接介入到血管,影响到血液、心、肺大小循环,中医说液体为阴水,易于“(寒)饮邪袭肺”,如果是寒凉所致感冒、咳嗽、肺炎、心血管供血不足等,大量输液,易于导致寒饮凌心射肺,咳喘、胸痛加重,甚至出现心衰,故一般不宜大量输液;液体性质属寒,易于伤人阳气,长期累积,伤及小儿肾阳,免疫力低下,易于感冒、鼻炎、过敏;
3、感冒多因感受、触冒风寒等多致,属于寒性者多,本当予以辛温解表,现在医院输液多数给予性质属于“苦寒”的抗菌素、清热解毒药物,不利于肌表本较轻微的寒邪向外透发、透散,更易于闭郁邪气,损伤阳气,甚至停痰成饮,凝结于咽喉、鼻腔,导致小儿慢性咽炎、鼻炎、扁桃体肿大;
4、输液液体属寒,易于伤肺,中医认为肺与胃经络相互联络,伤肺则易于伤胃,所以易于导致小儿恶心、呕吐,胃气虚衰,饮食减少,进一步抵抗力下降;
5、输液时输入大量抗菌素等药物,很多副作用可能短期不能表现出来,甚至药物研究也未能发现,输液者则成了药物了临床试验的“受试对象”;
6、体质虚弱、心肺功能不佳者,过激、过急、过快、大量输液,易于造成心肺功能衰竭;
7、输液用药量较大,一般情况下,能口服不肌肉注射,能肌肉注射不输液,输液本多为急救、补充液体而设,不单是为了输抗菌素;
8、输液常因医院环境、消毒不彻底、意外接触、液体本身质量或不洁等导致输液反应,严重者或抢救不及时、不正确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;
9、一般轻微的感冒、发热,是机体的正常、应激、免疫反应,对机体是一次锻炼,体温升高、白血球升高,人不舒服,细菌、病毒也不舒服,对体内某些细菌、病毒也是一次打击和杀灭;
10、大量输液、给予抗菌素,对体内正常、有益的菌群也是一次残酷的、不人道的“大屠杀”,严格地说是心甘情愿地“自杀”行为;
11、输液疼痛,小儿受罪;输液“有毒”(药即是毒,直入心血),血液“污染”,肝肾“中毒”。
孩子输液一次,大脑七天不发育,且免疫力下降!药物的毒素要2~4年才能排出体外!
现在不少省、市级别大医院,为了经济利益、为了短期疗效,抗菌素级别逐步升级,甚至直接就给予较高级别、顶级的新型抗菌素,将来出现更为严重的细菌感染,就再也无药可用了,堵死了自己的生命之路!
关键词: